A版首页 B版国内经贸
C版综合副刊 D版江淮天地
首页 - 新视野

陈广忠:《淮南子》里的“冬至”
 

 

 


     二十四节气歌谣“春雨惊春清谷天”,按照春、夏、秋、冬四季排序,便于民间流传和农业生产。而从《淮南子》等诸多古代文献来看,“冬至”在二十四节气中具有重要地位,二十四节气计时,从“冬至”开始。

     天文学家席泽宗说:“二十四节气的名称,首见于《淮南子·天文训》。”的确,先秦、西汉初期的所有传世文献,还没有看到完整的、科学的二十四节气的记载。这个重大科研项目的全部完成,是在汉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淮南王刘安献上《淮南子》给汉武帝。二十四节气的起点定在“冬至”,除了根据太阳的运行规律以外,《淮南子·天文训》《淮南子·时则训》等,还记载了天文、律历、音律、四时等多方面的根据。

    北斗七星在古代的天文观测中,据有重要的位置。《淮南子·天文训》继承了古代北斗观测的悠久传统,成为制定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依据。北宋本《淮南子》的记载是:“两维之间,九十一度十六分度(也)之五,而升[斗]日行一度,十五日为一节,以生二十四时之变。斗指子,则冬至,音比黄钟……”二十四节气,北斗指向,从起点“冬至”开始,到终点“冬至”结束。其中包括时间、干支、四维、绳、节气名称、四季、天文、气象、动植物、阴阳、十二音律等内容,这就是原创的二十四节气,完整而科学。

     《淮南子·天文训》中根据太阳的运行规律,来确定“冬至”和二十四节气。主要有两种方法:其一,圭表测量法;其二,利用太阳与二十八宿的关系。关于圭表测量法,《天文训》中记载的是树立8尺高的“表”:日冬至,八尺之脩,日中而景丈三尺。圭表测日影,历史悠久。《后汉书·律历志下》:“二十四气,冬至,晷景,丈三尺。夏至,尺五寸。”与《天文训》的记载完全相同。古代数学、天文名著《周髀算经·二十四节气》中说:“冬至晷长丈三尺五寸。夏至尺五寸。”唐代天著名文学家李淳风做了解释:“冬至之日最近南,居于外衡,日最近下,故日影一丈三尺。”在二十四节气中,“冬至”日影最长,是1丈3尺5寸。夏至最短,只有1尺五寸。《周髀算经》“冬至”的测量长度,比《天文训》多出五寸,更加准确。

    二十四节气不是阳历,也不是阴历,而是阴阳合历。根据阳历,太阳周年视运动一回归年是365.2422日。根据阴历,月亮十二个朔望月的长度是354.3672日。两者相减,一年就会相差10.88日,所以就有“十九年七闰”的规定。设置闰年的原因之一,同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密切相关。根据太阳、月亮的运行,在“冬至”点开始交会,二十四节气计时,就从“冬至”点开始。

《   淮南子·时则训》是古代农耕文化的生活准则,其中“冬至”规定在“仲冬”,即夏历十一月。《时则训》的记载,不是《淮南子》的独创,当源于《吕氏春秋·十二纪》,参照《礼记·月令》等文献。应当指出,《吕氏春秋》成书距离《淮南子》大约100年。就是说,在秦代兴盛时期,二十四节气的名称、顺序、理论架构、观测计算的结果,还没有全部完成。但是,《吕氏春秋》的思想倾向和《淮南子》大致相同,班固《汉书·艺文志》中同归于“杂家”,《淮南子》应该从中吸取了有益的思想财富和科研成果,为以后的研究、观测二十四节气,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可以知道,二十四节气是独立的、亘古不变的历法,“冬至”是二十四节气“指挥长”,管理着其他23个节气。很多文献也对《淮南子》中的研究有所印证。比如,《旧唐书·历志二》“检律候气日术”中首列:“中气,冬至。律名,黄钟。日中影,一丈二尺七寸五分。”《宋史·律历志一》:“求二十四节气加辰时刻:常气,冬至,十一月中,坎初六。”下面都是按照小寒、大寒、立春等次序,依次排列。明末科学家徐光启著有传世之作《农政全书》,在第十卷列有圆图《授时之图》。其第一层为北斗七星,与《淮南子·天文训》北斗斗柄运行定二十四节气完全相同,第五层二十四节气,以“冬至”为首进行排列。清代乾隆七年(1742年)颁行《钦定授时通考》,为清代指导农业生产的百科全书。前面载有《授时之图》《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图》,皆以“冬至”为中心。

2021-12-25 14:16:56
【相关新闻】:::...........
·陈广忠:楚国晚期四王称谓与谥号考
安徽消费网
中国太平猴魁茶网
沪皖网

安徽消费网以“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 宗旨为己任,立足安徽,为安徽消费者服务、为安徽市场优质品牌服务,打假保优,共建诚信。
网址:http://www.ah315.com

为您提供太平猴魁原产地系列茶、礼品茶、家庭茶。独家开发“太平猴魁野山茶”。
网址:http://www.houkui.com
本网是安徽沪皖网络信息协会主办的官方网站。为您提供上海、安徽两地的经济协助、合作项目、产品销售、公司推广;为您提供产品供销信息,是您沪皖两地合作的官方桥梁。
网址:http://www.huwan.com
电话:0551-62608422
华徽网地址:中国.安徽.合肥 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72999268-1 皖ICP备16016461号-3
电子信箱:ZGhhw163@163.com Tel:15375513128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0-2018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800*600 IE5.0 小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