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徽网========美好安徽=== ===========每日一景(188)】
【中国历史岁月.安徽==古徽州今皖南==千年古村百年牌坊千年古道
=======10景地(下)6、【牌坊(上)】徽州明清时期石牌坊】
【皖南徽州明清石牌坊==========现存有牌坊127座】
【皖南徽州明清石牌坊=====42座建于明,85座建于清】
徽州明清牌坊美造型
徽州境内矗立着许多造型多姿、结构奇特的木、石牌坊。有关牌坊的形成,梁思成先生说过:“牌坊为明清两代特有之装饰建筑,盖自汉代之阙,六朝之标,唐宋之乌头门、棂星门演变成型者也。”徽州遗存的石坊多置于村庄水口及祠庙等建筑物的入口处,主要是“旌表”性质的产物。据歙县文物普查资料,在古徽州府治所之歙县范围内现存有牌坊127座,其中42座建于明,其余85建于清,其数量之多实为国内罕见,典型的有徽城镇内许国石坊、棠樾与稠墅村两处牌坊群、槐塘村龙兴独对坊、郑村贞白里坊等。
【徽州明清牌坊==类别式样】
(1)、二柱三楼式。即两根柱立地,上部采用木构架抬梁做法,支承三个楼盖,且三个楼盖基本等宽。这类牌坊体量属石坊中最小的一种,这与建坊者的地位、等级有关,这类牌坊多“旌表”节妇、孝子等地位较低的人。(2)、四柱三楼或五楼式。明间正楼柱高约9米,次间边柱稍矮约8米,且明间开间与梁枋高度都大于次间,明间面阔约4米,次间面阔约2.5米,通面阔约9米。这类牌坊造型古厚严谨。(3)、四柱冲天式。这种造型是棂星门的进一步发展,开间较五楼坊稍有增大,在造型与细部处理上比五楼坊简化,庄重巍峨。此类型的牌坊在明代末期出现,并成为清代石坊的主要式样。(4)、立体“口”字形。上面几种牌坊都注重横轴线对称布置,为一字形横列。明末出现了以纵横轴布置的立体“口”字形牌坊,如建于明嘉靖年间的歙县丰口进士坊,其平面呈方形,似四柱石亭,从四侧观之均为二柱三楼式石坊。(5)、还有徽城镇内明万历年间建的许国石坊,这是丰口进士坊的进一步发展,正立面采用两排四柱冲天坊组合而成,侧立面为两排二柱冲天式。
华徽网-------
25-10-14 14:14
发布于安徽
来自微博网页版
0
阅读
推广
【华徽网============美好安徽=== ========每日一景(189)】
【中国历史岁月.安徽=古徽州今皖南=千年古村百年牌坊千年古道
========10景地(下)7、【牌坊(中)】歙县许国石坊群】
【许国石坊:==========立于明万历十二年十月(公元1584年)】
【许国石坊:======旌表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
许国石坊:
许国石坊,又名大学士坊,石坊四面八柱,"口"字形,故俗称"八脚牌楼"。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城内,立于明万历十二年十月(公元1584年)。许国石坊是许氏衣锦还乡时在家乡歙县立此坊。牌坊是封建社会为旌表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是最能诠释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载体。被誉为"东方的凯旋门"。
许国石坊,又名大学士坊。石坊四面八柱,"口"字形坊主 、许国是歙县县城人,嘉靖乙丑(1565)进士,嘉靖、隆庆、万历三朝重臣。万历十一年,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成为内阁成员,后又加封太子太保,授文渊阁大学士。万历十二年九月,因平定云南边境叛乱决策有功,晋升为少保,封武英殿大学士。许国石坊正是在云南边乱 ,平息一月之后开始营建的。云南边乱平息之后,万历"龙心"大悦,大赏群臣。作为辅臣的许国,被赞为"协忠运筹,茂著劳绩",受到了"加恩眷酬"。《许文穆公集》记载此时,许国曾连上两疏,一再恳辞"殊常恩命",皇帝不允,下旨"毋得固辞"。这样,许阁老也就上沐皇恩,回到老家,催动府县,兴师动众,鸠集工匠,建造牌坊。故俗称"八脚牌楼"。立于明万历十二年十月(公元1584年)。被誉为"东方的凯旋门"。1988年1月13日,许国石坊作为典型明代石坊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许国石坊==“语词解义”】
坊上职务、职位、职称:号"少保兼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许国"。"少保"是"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之一,"太子太保"是东宫六傅(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之一,俱为荣誉称号。"礼部"是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之一,大致相当于 现在的教育部和外交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部长;“大学士” 皇帝对 知识。分子的封施
。
。
华徽网-------
公开
华徽网-------
25-10-15 14:22
发布于安徽
来自微博网页版
0
阅读
推广
【华徽网==========美好安徽=== ============每日一景(190)】
【中国历史岁月:安徽=====古徽州今皖南===千年古村百年牌坊千年大道
===10景地(下) / 8、【牌坊(下)】=棠樾与稠墅村牌坊群】
【乾隆赞曰:"慈孝天下无双里,锦绣江南第一乡"】
【游人叹道:"游罢黄山看牌坊,才算真正到皖南"】
棠樾牌坊群
棠樾牌坊群景区是由三组景点组成,他们是鲍家牌坊、鲍家祠堂、鲍家花园。棠樾是古代的一个小村。隋唐的时候,棠樾的周边地区都称“唐越”,以后融入歌功颂德之意,就改叫为“棠樾”。棠樾牌坊群景区由鲍牌坊、鲍家祠堂、鲍家花园三组景点组成。棠樾为古代的一个小村。家忠臣坊、慈孝坊、孝子坊、节孝坊……七座牌坊分别建于明代和清代,以忠、孝、节、义的顺序相向排列,每一座牌坊的背后,都凝聚着一个感天动地的故事。那气势恢宏的景观,都是旌表棠樾人的美德,也是棠樾鲍氏的为人准则。
【棠樾.鲍家===为春秋鲍叔牙后裔】
隋唐时,其周边地区均称"唐越",后融入歌功颂德之意,改称为"棠樾"。棠樾村中有一个倚墙而建的小亭,墙上嵌有石碑,载有鲍氏之源的文字:"鲍氏姒姓,夏禹之后。春秋时。敬叔仕齐,食采于鲍,因以为氏。”棠樾鲍家为春秋鲍叔牙后裔―世代官商,鲍家花园=四季常青,风雨回廊,曲径通幽;河塘相连。徽州人家,小桥流水;一代天骄,横空出世,层峦叠翠,枯木逢春。因而乾隆赞曰:"慈孝天下无双里,锦绣江南第一乡"。怪不得游人叹道:"游罢黄山看牌坊,才算真正到皖南"。
【村内七座牌坊逶迤成群】
皖南牌坊中最有名的一处,位于歙县城西郊6公里处。村内七座牌坊逶迤成群,古朴典雅,无论从前还是从后看,都以"忠、孝、节、义"为顺序,每一座牌坊都有一个情感交织的动人故事。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曾大大褒奖牌坊的主人鲍氏家族,称其为"慈孝天下无双里,衮绣江南第一乡"。 古牌坊周围伴以古祠堂、古民居、古亭居、古亭阁,在广阔的田园风光、秀丽的山光水色映照下,使棠樾牌坊群成为天然的影视基地。《红楼梦》,《烟锁重楼》等30多部影视名剧在此拍摄。
华徽网-------
公开
华徽网-------
25-10-16 14:00
发布于安徽
来自微博网页版
2
阅读
推广
【华徽网=============美好安徽=== =========每日一景(191)】
【中国历史岁月:安徽=====古徽今皖=千年古村百年牌坊千年
=====10景地(下)====9、泾县蔡村镇月亮湾村】
【月亮湾:=====皖南川藏线”在这里开辟新天地】
【月亮湾:=====旅游新业态让“大湾区”野趣横生】
“皖南川藏线”走这里===月亮湾
千年来,这里是山岭巨人、森林茂密、人迹不到、是沉睡千年的土地。在这里,有一个小村庄叫月亮湾”。在古代,月亮湾水运是一种很快的运输方式,顺着江流,可达一日千里。郦道元写道:“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016年,随着“皖南川藏线”的出圈,月亮湾正式进入全国视野。月亮湾是一条由几十条小溪汇成的河流,河水蜿蜒不息,流量丰沛,绕山而过,俯瞰宛若一轮弯月, “小小竹排江中游 巍巍青山两岸走”,所以才有了“月亮湾”这个名字。1999年,月亮湾村就依靠天然优势发展了竹筏漂流项目,随着不断的更新调整,月亮湾村进入全国旅游市场。素有“青山秀水月亮湾,竹海茶乡金蔡村”之称的泾县蔡村镇,迎来了第二届中国(泾县)月亮湾生态旅游文化节。2022年,月亮湾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2023年,月亮湾获评“皖美消费新场景”。这里,影视作品取景地:月亮湾的美景曾被许多电影制片厂选中,成为《月亮湾的笑声》、《月亮湾的风波》、《红色的记忆》以及《渡江侦察记》等,多部脍炙人口的经典影视作品的取景地。踏入月亮湾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连绵起伏的山峦和漫山遍野的翠竹。河中,成群的鱼虾自由自在地游弋,仿佛在举办一场欢乐的派对。远处深邃的山林中,伐竹工人粗犷的伐竹声和船工嘹亮的号子,声此起彼伏,为这片静谧的自然增添了几分生机。游客们可以选择乘坐竹筏,在清澈的溪流中穿梭,感受浩瀚的竹海、从身旁划过的快感。迎面吹来的清风,夹杂着春竹的清新香气,让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一幅动人的山水画卷之中。
【月亮湾景区】
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蔡村镇。 景区包括月亮湾村,还有蔡村村、小康村、宋村、爱民村、赵村等乡村,是一个湾区整体。这里的美景如同人间仙境。
华徽网-------
公开
华徽网-------
25-10-17 14:15
发布于安徽
来自微博网页版
0
阅读
推广
【华徽网=============美好安徽=== =========每日一景(192)】
【中国历史岁月:安徽==古徽州今皖南==千年古村百年牌坊千年古道
10景地(下)==10、中国第一森林大道杭徽古道】
【杭徽古道:=建于唐代,至今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
【杭徽古道:东起浙江省清凉峰镇,西至安徽省伏岭镇】
中国第一森林大道杭徽古道
这里有“中国第一森林古道“之称的道路,这里山势险峻,怪石嵯峨,这里是老底子联系徽州和杭州的重要通道。看高峰巨石,听逍遥水流,踩着徽商的足迹,穿越杭徽古道。杭徽古道,东浙江省临安市的清凉峰镇,西至安徽宣城绩溪县的伏岭镇,全长25公里。杭徽古道,安徽人叫徽杭古道,被网友评为“全国十佳徒步道“。杭徽古道始建于唐代,至今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是继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之后的,排名第三条的中国著名古道。杭徽古道以奇险峻而著称!老底子的徽州,由于地窄人稠,老百姓只能走出深山,谋求发展,杭徽古道就是他们通往杭州,上海的唯一捷径。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清代安徽籍商人胡雪岩,他就是沿着古道肩挑背扛进浙经商的,最后成为了红极一时的红顶商人。走进古道,就可以看到前方有一块巍峨耸立的巨石,这就是传说中的将军石。我們看到的這块石头就是点将台,据说当年我们的兵部将领吴忠宪就在这里点将的。上面还有两个石头是姐妹石!一路前行,山势开始变陡。两边是悬崖峭壁,险峻位置。在明朝兵部尚书胡宗宪眼里,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军事要塞,于是,他募集资金,在悬崖边凿了1400多级石阶,并且在最顶端的关口垒石为门,造就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峻地势。关口的楣石上,刻有“徽杭锁钥”,“江南第一关”等字样。古道两边的悬崖峭壁上,松树郁郁葱葱,又给古道增添了几分险峻。一边是黄山山脉的余脉,一边是天目山脉的余脉,就形成了峡谷,非常凉爽。逍遥谷上面有一座小型水库,水库上面,一线瀑布,直通云霄。
【蓝天凹】
徽杭古道制高点,海拔1050米。因两座山峰呈“凹”字型,蓝天白云嵌入其中,因此得名。登上蓝天凹,眼前豁然开朗,群山如画。春秋两季更是繁花似锦,美不胜收!
【蓝天凹下山】是徽杭古道最为开阔之处,所以成为驴友喜爱的安营扎寨之地。而在蓝天凹附近,也有很多在山上的农家乐,市民可以在此住宿吃饭。一路下山,景点不多,多为山路,但行走在大山之间,别有味道,走完杭徽古道,总共耗时6个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