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消息 一款智能手机里有过百颗芯片;一辆智能汽车上可以有超过5000颗芯片;一个人形机器人身上的芯片,更是不计其数。总之,谈智能,便绕不开芯片。
所以,毫无疑问,半导体和电子信息产业正成为“风口”。近年来,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也在此发力:截至2024年底,全区纳入产业库统计的18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营收)48.75亿元、同比增长约84%。
不仅如此,如今南谯区逐步形成了以“材料设备为支撑、涵盖封装测试全环节、上下游相互协同”的半导体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体系,成为安徽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南谯区走上“芯”赛道,是在五年前。当时,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浦口-南谯省际毗邻区新型功能区成为一方“热土”。
华瑞微是南京一家研发晶元半导体的企业。经浦口区推荐,2020年8月该公司与滁州南谯经开区管委会签订投资合作协议,投资30亿元,用于研发、生产硅基半导体功率芯片。
该项目落地南谯,意义非凡:它是滁州市第一家晶体制造项目、南谯浦口合作基金投资的第一个项目、南谯浦口合作共建产业园首个投产项目。
2021年12月,随着滁州华瑞微电子有限公司正式投产,南谯区实现半导体产业“从0到1”的突破。
四年来,总投资105亿元的晶隆半导体、50亿元的博晶显示科技、30亿元的华瑞微IDM芯片制造、10亿元的拓维光电等近30个半导体和电子信息产业项目陆续签约落地,涵盖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半导体设备和材料制造等多个领域。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南谯区还依托滁州高教科创城,与高校深化半导体产业合作,引进安徽科技学院和滁州技师学院,为半导体产业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此外,围绕产业链配套,南谯区开工建设工业污水处理厂和电镀中心绿岛,目前工业污水处理厂已基本建成试运营,电镀中心绿岛主体工程在建,预计今年6月建成投入使用。
由此可见,在这条“芯”赛道上,南谯冲起来了。皖苏交界处的“芯”高地,正在崛起。
人民网记者 周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