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消息 近日,安徽省统计局发布我省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数据。数据显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增速居全国第8位、中部和长三角首位,创下近3年同期最佳成绩。
这是安徽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自2024年三季度以来,连续3个季度居长三角第一。
作为全国重要的工业大省,我省规上工业经济在一定的体量规模之上仍能保持较快增速,展现出工业经济在产业结构、产业生态等方面的整体性优势、体系化能力正在持续提升,特别是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装备制造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76.5%。
规模较大、增长较快,全省工业经济的稳健运行为首季经济“开门稳”“开门红”夯实了支撑根基。
制造业成为工业增长主引擎
“今年一季度,工业经济特别是制造业不负众望,持续发挥了‘压舱石’的作用。”国元证券研究所所长汤静文认为。
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我省第二产业增加值4437亿元,增长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42.9%。其中,工业生产持续向好,工业增加值增长8.4%,拉动经济增长2.7个百分点。特别是制造业主引擎带动明显,增长11.4%,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为101.6%,比去年同期分别提高3个、11.2个百分点。
装备制造业表现抢眼。数据显示,一季度我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4%,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76.5%,其中汽车制造业增长31.7%,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1.1%。汽车、电子信息、电气机械三大行业合计贡献率达60.4%。
“我省多年倾心培育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如今,‘飞轮’加速,显示出强劲动力。”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汽车工业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一季度,我省汽车产量达到了76.17万辆,位列全国之首。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比近半,同比增长83%,产量同样位居全国第一。“安徽造”汽车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整车制造全面发力。奇瑞集团一季度累计销售新能源汽车163458辆,同比增长171.8%。蔚来正式开启智能电动行政旗舰轿车ET9的全国交付,并在近期迎来了第三品牌firefly萤火虫首款车型的上市。比亚迪合肥基地一、二、三期全部投产,年产将超百万辆,直接带动长丰县新能源汽车产量位居全国县域第一。
协同共进,上下游企业集群式成长。通过加快汽车产业链条布局完整,我省已形成合肥、芜湖“双核”驱动,宣城、安庆、马鞍山、阜阳、淮南、六安、滁州、蚌埠等市多点联动的格局。长丰、蒙城、泗县、广德、怀宁、桐城、岳西等一批汽车零部件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