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版首页 B版国内经贸
C版综合副刊 D版江淮天地
首页 - 历史解密

解放日报原总编辑王维逝世
 

解放日报原党委书记、总编辑王维逝世

解放日报微信公号
2023-06-01 16:11
浦江头条 >
字号

解放日报原党委书记、总编辑王维同志今天上午在沪逝世。

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名字,永远镌刻在了中国新闻史的史册上。1919年出生的王维老将大半辈子的精力,投入了办好作为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的《解放日报》的事业中,展现了关心《解放日报》进一步发展的极大热情。

我们谨选取王维老在纪念《解放日报》创刊6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稿(有删节),以及儿媳、著名作家王小鹰记述王维老的文字,以寄托我们深深的哀思。

王杰 摄

“只能挑六十斤,却把八九十斤的重担压在我的肩上”

解放日报原党委书记、总编辑 王维

上海《解放日报》,创刊60年了。60年是个大庆,我作为《解放日报》的一个老报人,90岁了,还能参加这样隆重的纪念会,心里很高兴。

早在抗日战争的1941年,党中央在延安创办了《解放日报》,是党中央的机关报。她在毛泽东主席亲自领导下,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为我们民族解放,为党与人民的革命事业,作出杰出的贡献,教育了整整一代人,我就是其中之一。从那个时候起,《解放日报》在我的头脑里,就有很高的威信,我对她就有很深的感情。

把《解放日报》的报名给上海,是毛主席决定,由周恩来同志宣布的。把党中央的机关报的报名给上海,是上海的光荣。

上海《解放日报》,开头五年,即从1949—1954年,是中共中央华东局机关报兼上海市委机关报。20世纪60年代初,重新建立华东局,从1962年到1964年,则是上海市委机关报兼华东局机关报。当时,华东局和上海市委都很重视对解放日报的领导,为报社创造了许多条件,报纸也办得比较好。上海《解放日报》,在华东各省市也有相当大的影响。

我是1954年冬开始进《解放日报》工作的。当时上海市委派我到解放日报担任副总编辑,负责夜班工作,看大样,签字付印,我觉得非常光荣,但责任也很重大。我知道自己的底细,不论政治理论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都是不够格的。比如我只能挑六十斤,却把八九十斤的重担压在我的肩上,只好跌跌撞撞地往前走,小心谨慎做工作。我先后做过张春桥、杨永直、杨西光、魏克明的助手,1962年改任第二总编辑,主持日常工作。我们那时都重视学习继承延安《解放日报》的好传统,尊重华东局和上海市委的领导,在政治上坚定不移地宣传党中央的路线和政策,组织上依靠全党办报,在新闻业务上,则重视发挥评论和先进典型的作用。有些社论曾被人民日报全文转载。各行各业都有先进人物,其中“南京路上好八连”,就是由《解放日报》率先宣传的。三年困难时期,报纸宣传遇到困难,许多事情不好说,于是想出发起“我和祖国”的征文活动,由读者以自己在新旧社会的不同经历,来讲述社会主义祖国好。许多稿子写得很有感情,出现“作者含着眼泪写,编者含着眼泪编,读者含着眼泪读”的动人情景。同时还热情提倡新道德、新风尚,也收到相当好的效果。毛泽东主席在1963年曾对《人民日报》的吴冷西同志说,上海《解放日报》比较注意抓思想,抓思想工作。回顾往事,大的失误也是有的,1958年有关大跃进的宣传,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助长了实际工作中的损失,是个很大的教训。

“文革”十年,《解放日报》的领导权被篡夺……粉碎“四人帮”以后,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掌握舆论的领导,是多么的重要。我在“文革”前调到市委宣传部工作,粉碎“四人帮”以后调回报社主持工作。在真理标准讨论、改革开放初期,做了一些工作,但很有限,我把1983年交班时的状况与现状作了简单的比较,差距是很大的。事业发展,基础设施也好了,先进的印刷设备引进来了,这些都是在改革开放大好形势中取得的,也为今后更大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我对于现在这样兴旺发达的情况,真是满心的欢喜。

历届上海市委、市政府领导对《解放日报》的工作,都很肯定,一再给予鼓励,强调要把《解放日报》办好。在报业集团成立以后,更明确指出,要发挥《解放日报》在集团中的核心作用,在上海新闻界起带头榜样作用。《解放日报》的同志也是勤勤恳恳工作,有许多新的创造,成绩是有目共睹的。现在和我当年所处环境有很大的不同,《解放日报》面临的竞争非常剧烈,困难相当多,但有利条件也很多。上海的大好形势,就是出好新闻、好文章的客观条件。我相信,在市委、市委宣传部的正确领导下,通过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按照以人为本的精神,把读者放在更突出的地位,多做读者的调查研究,从读者的实际情况出发,使自己的新闻宣传内容更有针对性、形式更喜闻乐见。在坚持舆论导向正确的前提下,多花功夫把上级领导的意图,尽量通过新闻、评论等形式告诉读者。多做为读者服务的工作,通过服务,起到引导的作用,把党的机关报办得更加生动活泼,令人喜爱。

60年也是个新起点,我相信《解放日报》的同志一定会发扬好的传统,依靠各级党组织的支持,充分发挥报社同志的智慧,把光荣的《解放日报》办得更好,取得新的成就。

金定根 摄

公公的生命是与报纸熔铸在一起的

王小鹰

我公公今年实足一百岁(编者注:本文写于2019年),而他为之服务了近半个世纪的《解放日报》也要过七十大寿了。

公公跟唐代大诗人王维同名同姓,他虽不是诗人,却也偶尔出口成章,他的几首“赠儿诗”在我们家成了名篇。譬如“深夜思往事,枕边作小诗,书寄黄山麓,儿立松柏志。”还有“儿女得力,爹妈欢心。抓大放小,时效倍增。减少说话,多多作文。适当运动,讲究强身。脚步不停,后继有人”等等。

公公最愿称自己为“老报人”,以现代的说法,是“老新闻工作者”。

1941年春,正值皖南事变后,二十挂零的公公在《民族日报》当助理编辑,却被当作政治嫌疑犯遭国民党当局逮捕。几经周折逃离虎口,来到苏南新四军根据地。这以后,公公随部队转战大江南北,几乎一直从事战地记者和报纸编辑工作。

1948年秋,人民解放军发动淮海战役,在我第二、第三野战军围歼国民党黄维兵团的日子里,《江淮日报》上天天有歼敌战况,当时公公任《江淮日报》社长兼总编辑,战士们说:“王维办报天天打黄维。”淮海战役后,公公奉命接收国民党《皖北日报》,他与一位记者冒着危险,乘小木船抢渡淮河,只花半天时间就完成接收任务,并于第二天在蚌埠出版我们自己的《江淮日报》。

公公办了一辈子报纸,绝大部分时间在上海《解放日报》工作。1954年冬,华东局撤销,公公被调到《解放日报》任副总编辑,当时总编辑是张春桥。公公负责夜班,每天下午3时到报社,看文件、看本市其他日报和《人民日报》,向有关同志了解待发重要稿件,要在开编前会前做到心中有数。晚饭后7时光景开始夜班,把新华社电讯稿都看一遍,对哪些应发、哪些不必发了然于心。本报采编的新闻稿和日班已排好的小样,他都要看过再送排字房和拼版房。各版打出大样后,还要从头到尾再看一遍。这样一直工作到次日凌晨方能回家。听我丈夫说,他们小时候很少能见到爸爸的面。他们起床上学,爸爸才下班回来;他们放学回家,爸爸又上班去了。

王杰 摄

前些年,公公腿脚还利索,我们曾陪他回到思南路、香山路口那幢小楼寻访旧迹,上世纪50年代公公刚调入《解放日报》工作时就住在那里。总编辑张春桥住二楼,公公一家住底楼;数年后,张春桥调走,公公升任第二总编辑,搬至二楼居住,其时在《解放日报》工作的姚文元搬进底楼。这一段“邻居”经历带给公公不少麻烦。“文革”十年中,公公被批斗、被隔离、被监督劳动。其间有几年搞什么大联合、“三结合”,报社不少同志提出“解放”王维,“结合”王维。汇报至张春桥处,张春桥反问:你们为什么对王维这样感兴趣?他们一家对党和毛主席都有刻骨仇恨,不但不能“解放”,还要狠狠批斗。

公公常说:“我这一辈子,要算和《解放日报》关系最多,得到它的益处最大,为它出力的时间最长,因它吃的批评也最多。”

我替公公算过,自他1954年进《解放日报》任副总编辑,至1962年升任第二总编辑,其间有过短暂调离,“文革”中又靠边站,直至1978年调回《解放日报》任党委书记兼总编辑。这几十年中经历了多次政治运动,他所担负的职责常常使他处于首当其冲的地位。《解放日报》是党报,要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在那波谲云诡的政治风云中,主持笔政,真是左右为难,常常因为怕犯错误,却偏偏犯了错误,检讨了这个错误,可检讨又成了错误。可公公凭着他一个老共产党员对信仰的热忱和坚贞,一个老报人对新闻工作的深刻理解和敏感,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做了不少值得欣慰并能载入新闻史册的事情。

1978年公公重返《解放日报》主持工作,便提出“报纸应以发表新闻为主”“新闻要新,要让事实说话”,提倡“大家来写短新闻”;1980年初,创办了《报刊文摘》及《解放日报》市郊版作为新闻改革的试验田,受到上海、邻近地区及全国读者的欢迎;《解放日报》冲破禁区,于1979年正月初一率先在二、三版的下端刊登两条通栏商品广告,引起强烈反响,这就是公公提议并拍板实施的;苏州河畔发生怀孕女工陈燕飞跳水救人事件,第二天只有《解放日报》刊登这则社会新闻,因为陈燕飞只是个普通女工,平时没有什么突出表现,公公和负责夜班的副总编辑陆炳麟研究后认为,把蕴藏在普通群众心灵中美好善良的东西挖掘出来,发扬光大,更有意义。这则报道在社会上产生良好反响,也改变了一个普通女工的人生轨迹。

当年,我和丈夫刚开始谈恋爱,他就警告我:“像你这样小资情调自由主义的人,以后到我家做媳妇,恐怕很不容易。我爸爸对孩子非常严厉,他做报纸习惯了,横是横,竖是竖。他决定的事没有丝毫通融余地!”数年后我嫁入王家,看公公慈眉善目,讲话慢条斯理,便对丈夫的警告很不以为然。终于有一次,我尝到了公公的报人脾气。一天,我坐在客厅看报,手中捏了支笔,或许是想到了什么,便顺手在报纸空白处涂写起来。正巧公公进来,他刷地将报纸夺了过去,怒声斥责:“你怎么这样不爱惜报纸呀?”我难堪极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但心里却很理解公公对报纸的特殊感情,公公的生命是与报纸熔铸在一起的!

公公住房的墙边走廊、床底橱顶堆满一摞摞旧报纸,按年月排列得整整齐齐。我写文章需要什么资料,公公允许我钻进报纸堆寻找,条件是用好物归原处。公公自己办报,读报也非常用功,各类报纸一一浏览,并将其间重要文章用红笔勾出,让孩子们传阅。

千禧年初,正值公公从事新闻工作满六十年,我写了一篇散文叫《报人王维》,兴冲冲拿去给公公看,请他提意见。不料他习惯地拿支红笔在稿子上划来划去,像修改大样似的,将文中稍带情感修饰的语句都划去,代之以严谨刻板的新闻词语。我不敢与公公争辩,只好找婆婆诉苦。婆婆说:“不要理他,你统统改回来!”我曾自告奋勇撰写公公的传记,却被他拒绝了。我们写小说喜欢添油加醋,公公一定是怕我的笔亵渎了新闻的真实与客观。

随着年纪增长,公公的视力愈来愈差,后来用放大镜也看不清了。我们曾带他去医院检查,看看是不是能换晶体挽救他的视力。可医生说,公公眼底黄斑太重,换晶体也无法改变视力衰退。有几年,公公就让小阿姨每天给他读报,他听得很仔细,小阿姨有时读错词,他还会纠正。可惜的是,近年来他的听觉也每况愈下,虽戴助听器,仍无法听清小阿姨读报的意思。有时看着公公霜白的大脑门,我想,他的百年人生会有什么遗憾?最大的遗憾恐怕就是现在无法再编报读报了吧!

(本文刊登于2019年5月28《解放日报》,作者为上海作家,著有长篇小说《你为谁辩护》《丹青引》《长街行》等)

解放日报原党委书记、总编辑王维同志今天上午在沪逝世。

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名字,永远镌刻在了中国新闻史的史册上。1919年出生的王维老将大半辈子的精力,投入了办好作为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的《解放日报》的事业中,展现了关心《解放日报》进一步发展的极大热情。

我们谨选取王维老在纪念《解放日报》创刊6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稿(有删节),以及儿媳、著名作家王小鹰记述王维老的文字,以寄托我们深深的哀思。

王杰 摄

“只能挑六十斤,却把八九十斤的重担压在我的肩上”

解放日报原党委书记、总编辑 王维

上海《解放日报》,创刊60年了。60年是个大庆,我作为《解放日报》的一个老报人,90岁了,还能参加这样隆重的纪念会,心里很高兴。

早在抗日战争的1941年,党中央在延安创办了《解放日报》,是党中央的机关报。她在毛泽东主席亲自领导下,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为我们民族解放,为党与人民的革命事业,作出杰出的贡献,教育了整整一代人,我就是其中之一。从那个时候起,《解放日报》在我的头脑里,就有很高的威信,我对她就有很深的感情。

把《解放日报》的报名给上海,是毛主席决定,由周恩来同志宣布的。把党中央的机关报的报名给上海,是上海的光荣。

上海《解放日报》,开头五年,即从1949—1954年,是中共中央华东局机关报兼上海市委机关报。20世纪60年代初,重新建立华东局,从1962年到1964年,则是上海市委机关报兼华东局机关报。当时,华东局和上海市委都很重视对解放日报的领导,为报社创造了许多条件,报纸也办得比较好。上海《解放日报》,在华东各省市也有相当大的影响。

我是1954年冬开始进《解放日报》工作的。当时上海市委派我到解放日报担任副总编辑,负责夜班工作,看大样,签字付印,我觉得非常光荣,但责任也很重大。我知道自己的底细,不论政治理论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都是不够格的。比如我只能挑六十斤,却把八九十斤的重担压在我的肩上,只好跌跌撞撞地往前走,小心谨慎做工作。我先后做过张春桥、杨永直、杨西光、魏克明的助手,1962年改任第二总编辑,主持日常工作。我们那时都重视学习继承延安《解放日报》的好传统,尊重华东局和上海市委的领导,在政治上坚定不移地宣传党中央的路线和政策,组织上依靠全党办报,在新闻业务上,则重视发挥评论和先进典型的作用。有些社论曾被人民日报全文转载。各行各业都有先进人物,其中“南京路上好八连”,就是由《解放日报》率先宣传的。三年困难时期,报纸宣传遇到困难,许多事情不好说,于是想出发起“我和祖国”的征文活动,由读者以自己在新旧社会的不同经历,来讲述社会主义祖国好。许多稿子写得很有感情,出现“作者含着眼泪写,编者含着眼泪编,读者含着眼泪读”的动人情景。同时还热情提倡新道德、新风尚,也收到相当好的效果。毛泽东主席在1963年曾对《人民日报》的吴冷西同志说,上海《解放日报》比较注意抓思想,抓思想工作。回顾往事,大的失误也是有的,1958年有关大跃进的宣传,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助长了实际工作中的损失,是个很大的教训。

“文革”十年,《解放日报》的领导权被篡夺……粉碎“四人帮”以后,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掌握舆论的领导,是多么的重要。我在“文革”前调到市委宣传部工作,粉碎“四人帮”以后调回报社主持工作。在真理标准讨论、改革开放初期,做了一些工作,但很有限,我把1983年交班时的状况与现状作了简单的比较,差距是很大的。事业发展,基础设施也好了,先进的印刷设备引进来了,这些都是在改革开放大好形势中取得的,也为今后更大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我对于现在这样兴旺发达的情况,真是满心的欢喜。

历届上海市委、市政府领导对《解放日报》的工作,都很肯定,一再给予鼓励,强调要把《解放日报》办好。在报业集团成立以后,更明确指出,要发挥《解放日报》在集团中的核心作用,在上海新闻界起带头榜样作用。《解放日报》的同志也是勤勤恳恳工作,有许多新的创造,成绩是有目共睹的。现在和我当年所处环境有很大的不同,《解放日报》面临的竞争非常剧烈,困难相当多,但有利条件也很多。上海的大好形势,就是出好新闻、好文章的客观条件。我相信,在市委、市委宣传部的正确领导下,通过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按照以人为本的精神,把读者放在更突出的地位,多做读者的调查研究,从读者的实际情况出发,使自己的新闻宣传内容更有针对性、形式更喜闻乐见。在坚持舆论导向正确的前提下,多花功夫把上级领导的意图,尽量通过新闻、评论等形式告诉读者。多做为读者服务的工作,通过服务,起到引导的作用,把党的机关报办得更加生动活泼,令人喜爱。

60年也是个新起点,我相信《解放日报》的同志一定会发扬好的传统,依靠各级党组织的支持,充分发挥报社同志的智慧,把光荣的《解放日报》办得更好,取得新的成就。

金定根 摄

公公的生命是与报纸熔铸在一起的

王小鹰

我公公今年实足一百岁(编者注:本文写于2019年),而他为之服务了近半个世纪的《解放日报》也要过七十大寿了。

公公跟唐代大诗人王维同名同姓,他虽不是诗人,却也偶尔出口成章,他的几首“赠儿诗”在我们家成了名篇。譬如“深夜思往事,枕边作小诗,书寄黄山麓,儿立松柏志。”还有“儿女得力,爹妈欢心。抓大放小,时效倍增。减少说话,多多作文。适当运动,讲究强身。脚步不停,后继有人”等等。

公公最愿称自己为“老报人”,以现代的说法,是“老新闻工作者”。

1941年春,正值皖南事变后,二十挂零的公公在《民族日报》当助理编辑,却被当作政治嫌疑犯遭国民党当局逮捕。几经周折逃离虎口,来到苏南新四军根据地。这以后,公公随部队转战大江南北,几乎一直从事战地记者和报纸编辑工作。

1948年秋,人民解放军发动淮海战役,在我第二、第三野战军围歼国民党黄维兵团的日子里,《江淮日报》上天天有歼敌战况,当时公公任《江淮日报》社长兼总编辑,战士们说:“王维办报天天打黄维。”淮海战役后,公公奉命接收国民党《皖北日报》,他与一位记者冒着危险,乘小木船抢渡淮河,只花半天时间就完成接收任务,并于第二天在蚌埠出版我们自己的《江淮日报》。

公公办了一辈子报纸,绝大部分时间在上海《解放日报》工作。1954年冬,华东局撤销,公公被调到《解放日报》任副总编辑,当时总编辑是张春桥。公公负责夜班,每天下午3时到报社,看文件、看本市其他日报和《人民日报》,向有关同志了解待发重要稿件,要在开编前会前做到心中有数。晚饭后7时光景开始夜班,把新华社电讯稿都看一遍,对哪些应发、哪些不必发了然于心。本报采编的新闻稿和日班已排好的小样,他都要看过再送排字房和拼版房。各版打出大样后,还要从头到尾再看一遍。这样一直工作到次日凌晨方能回家。听我丈夫说,他们小时候很少能见到爸爸的面。他们起床上学,爸爸才下班回来;他们放学回家,爸爸又上班去了。

王杰 摄

前些年,公公腿脚还利索,我们曾陪他回到思南路、香山路口那幢小楼寻访旧迹,上世纪50年代公公刚调入《解放日报》工作时就住在那里。总编辑张春桥住二楼,公公一家住底楼;数年后,张春桥调走,公公升任第二总编辑,搬至二楼居住,其时在《解放日报》工作的姚文元搬进底楼。这一段“邻居”经历带给公公不少麻烦。“文革”十年中,公公被批斗、被隔离、被监督劳动。其间有几年搞什么大联合、“三结合”,报社不少同志提出“解放”王维,“结合”王维。汇报至张春桥处,张春桥反问:你们为什么对王维这样感兴趣?他们一家对党和毛主席都有刻骨仇恨,不但不能“解放”,还要狠狠批斗。

公公常说:“我这一辈子,要算和《解放日报》关系最多,得到它的益处最大,为它出力的时间最长,因它吃的批评也最多。”

我替公公算过,自他1954年进《解放日报》任副总编辑,至1962年升任第二总编辑,其间有过短暂调离,“文革”中又靠边站,直至1978年调回《解放日报》任党委书记兼总编辑。这几十年中经历了多次政治运动,他所担负的职责常常使他处于首当其冲的地位。《解放日报》是党报,要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在那波谲云诡的政治风云中,主持笔政,真是左右为难,常常因为怕犯错误,却偏偏犯了错误,检讨了这个错误,可检讨又成了错误。可公公凭着他一个老共产党员对信仰的热忱和坚贞,一个老报人对新闻工作的深刻理解和敏感,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做了不少值得欣慰并能载入新闻史册的事情。

1978年公公重返《解放日报》主持工作,便提出“报纸应以发表新闻为主”“新闻要新,要让事实说话”,提倡“大家来写短新闻”;1980年初,创办了《报刊文摘》及《解放日报》市郊版作为新闻改革的试验田,受到上海、邻近地区及全国读者的欢迎;《解放日报》冲破禁区,于1979年正月初一率先在二、三版的下端刊登两条通栏商品广告,引起强烈反响,这就是公公提议并拍板实施的;苏州河畔发生怀孕女工陈燕飞跳水救人事件,第二天只有《解放日报》刊登这则社会新闻,因为陈燕飞只是个普通女工,平时没有什么突出表现,公公和负责夜班的副总编辑陆炳麟研究后认为,把蕴藏在普通群众心灵中美好善良的东西挖掘出来,发扬光大,更有意义。这则报道在社会上产生良好反响,也改变了一个普通女工的人生轨迹。

当年,我和丈夫刚开始谈恋爱,他就警告我:“像你这样小资情调自由主义的人,以后到我家做媳妇,恐怕很不容易。我爸爸对孩子非常严厉,他做报纸习惯了,横是横,竖是竖。他决定的事没有丝毫通融余地!”数年后我嫁入王家,看公公慈眉善目,讲话慢条斯理,便对丈夫的警告很不以为然。终于有一次,我尝到了公公的报人脾气。一天,我坐在客厅看报,手中捏了支笔,或许是想到了什么,便顺手在报纸空白处涂写起来。正巧公公进来,他刷地将报纸夺了过去,怒声斥责:“你怎么这样不爱惜报纸呀?”我难堪极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但心里却很理解公公对报纸的特殊感情,公公的生命是与报纸熔铸在一起的!

公公住房的墙边走廊、床底橱顶堆满一摞摞旧报纸,按年月排列得整整齐齐。我写文章需要什么资料,公公允许我钻进报纸堆寻找,条件是用好物归原处。公公自己办报,读报也非常用功,各类报纸一一浏览,并将其间重要文章用红笔勾出,让孩子们传阅。

千禧年初,正值公公从事新闻工作满六十年,我写了一篇散文叫《报人王维》,兴冲冲拿去给公公看,请他提意见。不料他习惯地拿支红笔在稿子上划来划去,像修改大样似的,将文中稍带情感修饰的语句都划去,代之以严谨刻板的新闻词语。我不敢与公公争辩,只好找婆婆诉苦。婆婆说:“不要理他,你统统改回来!”我曾自告奋勇撰写公公的传记,却被他拒绝了。我们写小说喜欢添油加醋,公公一定是怕我的笔亵渎了新闻的真实与客观。

随着年纪增长,公公的视力愈来愈差,后来用放大镜也看不清了。我们曾带他去医院检查,看看是不是能换晶体挽救他的视力。可医生说,公公眼底黄斑太重,换晶体也无法改变视力衰退。有几年,公公就让小阿姨每天给他读报,他听得很仔细,小阿姨有时读错词,他还会纠正。可惜的是,近年来他的听觉也每况愈下,虽戴助听器,仍无法听清小阿姨读报的意思。有时看着公公霜白的大脑门,我想,他的百年人生会有什么遗憾?最大的遗憾恐怕就是现在无法再编报读报了吧!

(本文刊登于2019年5月28《解放日报》,作者为上海作家,著有长篇小说《你为谁辩护》《丹青引》《长街行》等)

2023-6-1 17:34:02
【相关新闻】:::...........
·解放军信息支援部队成立
·解放日报】安徽黄山:太平猴魁茶叶全面采摘
·解放日报】凤阳县小岗村迎来分红六连增
·解放日报】宁国上海“小三线”的难忘记忆深度
·解放日报】芜湖港开通俄罗斯港口标箱直航
·解放日报】长三角规模最大“智算中心”芜湖投运
·解放军报】习近平回信安徽潜山野寨中学军校新同学
·解放军新型合成步兵班
·解放日报】皖浙: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样板区
·解放日报】第22届安徽名优农产品上海举办
安徽消费网
中国太平猴魁茶网
沪皖网

安徽消费网以“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 宗旨为己任,立足安徽,为安徽消费者服务、为安徽市场优质品牌服务,打假保优,共建诚信。
网址:http://www.ah315.com

为您提供太平猴魁原产地系列茶、礼品茶、家庭茶。独家开发“太平猴魁野山茶”。
网址:http://www.houkui.com
本网是安徽沪皖网络信息协会主办的官方网站。为您提供上海、安徽两地的经济协助、合作项目、产品销售、公司推广;为您提供产品供销信息,是您沪皖两地合作的官方桥梁。
网址:http://www.huwan.com
电话:0551-62608422
华徽网地址:中国.安徽.合肥 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72999268-1 皖ICP备16016461号-3
电子信箱:hhw0551@163.com Tel:18656078477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0-2018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800*600 IE5.0 小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