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徽网消息 ( 作者:戴 岚 刘晓鹏 于 洋 梁昌杰) 在新疆乌鲁木齐举行的第三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上,“亚欧腹地”在世界经济版图中的位置,成为关注热点。
身处其中,人们已经感受到,曾经是世界经济版图中最活跃、最发达地区之一的区域,涌动着活力,期待着重新崛起的机遇。这里频繁被引用的一句话就是:“错过了深圳、错过了浦东,但不要错过新疆。”
新风采
带动崛起开足引擎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在第三届中国—亚欧博览会开幕时说,只有增进互信交流,坚持互利共赢,加快互联互通,推动货物、人员等无障碍流动,才能把握历史机遇,创造新的辉煌。
新崛起,离不开中国因素。
据有关方面估计,今后5年,中国将从亚洲和欧洲进口8万亿美元左右的商品,对亚洲和欧洲的直接投资将可能超过4500亿美元。
“中国因素”的焦点在新疆。
优势不单是区位。今年上半年,新疆经济逆势而上,GDP增速自1991年以来首次跃居全国第十位,劲头十足。国家在产业、财税、土地、金融、服务、开发区等方面的政策优势,为世人瞩目。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市,虽然成立不到两年时间,却出手不凡,以新城投资高地、绿色食品工厂和旅游广阔市场3张闪亮名片签约17个项目,签约资金总额达60亿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副主席史大刚说,新疆已经形成以各类产业聚集园区为载体,以亚欧博览会为平台,以众多外向型企业为主体,以便捷的口岸和跨境交通为依托,辐射亚欧国家的向西开放新格局。
参会的各项数据体现了“吸引力”。本届博览会展览面积8.9万平方米,吸引参展企业总数1565家,其中国内参展企业1432家,境外参展企业133家。截至9月5日,累计进馆人数近20万人次,包括境内外采购商、参展商等在内的专业观众4万多人次。
新思路
思想交汇勾勒路径
博览会期间,举行了包括上海合作组织工商企业家论坛、金融发展与合作论坛、中亚—南亚商协会合作论坛等10场主题论坛活动,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官员、专家、商人云集乌鲁木齐,交流理念和思想。
通过创建亚洲能源电网,完成跨国能源交易和互联的“亚洲能源高速公路”构想成为讨论的热点之一。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许洪华表示,如果未来“亚洲能源高速公路”计划可以实施,新疆的能源优势将更加凸显。
围绕新疆的区域发展如何对接整个向西开放大格局,也有不少建议。新疆物流协会会长、新疆国际商会常务副会长袁建民提出,打造“环塔克拉玛干经济圈”,南疆五地州合力打造产业集群,推动“陆上开放”。
在今年亚欧博览会的一系列论坛中,“巴克图论坛”被认为是最具新疆特色的论坛。“亚欧博览会为巴克图口岸的发展带来了新契机,很多思想的火花转化为新疆沿边开放的实际行动,巴克图口岸和塔城地区进入了加速发展的轨道。”辽宁省对口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总指挥宋彦麟说。
新合作
开启新的财富走廊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认为,中国—亚欧博览会已成为中国和亚欧众多国家经济合作的平台,人文交流的桥梁,共赢发展的助推器。
据统计,截至9月5日,第三届中国—亚欧博览会共签订内联项目数905个,内联项目签约总额7387亿元。其中,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内联项目共117个,签约金额合计2125亿元;乌鲁木齐市签订合作内外联项目及贸易合同100个,签约总额1506亿元,较上届博览会增长31%。
据塔城地委书记张博透露,今年10月1日,新疆巴克图口岸将试点开通我国首个农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最大的农产品出口特色口岸。
今年,印度首次参加中国—亚欧博览会。印度驻华大使苏杰说,印度企业进驻喀什经济开发区,对于印度产品进军中亚、东欧都会非常方便。
中亚谚语云:“如果你的邻居富裕起来,你也从中受益。”有人说,立足新疆,中国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也在开启亚欧新的财富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