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徽网消息 淮南市和淮北市,“两淮矿区国家级煤炭基地”是我省的一张能源名片,在长时间内为全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长期的开采也带来了资源枯竭、矿区塌陷等资源、环境问题。2017年,由安徽本土成长起来的新能源开发领军企业阳光新能源开发建设的150MW漂浮电站,在采煤沉陷区水面上并网发电,项目一度创下全球最大水面漂浮电站世界纪录,每年可输出1.9亿度清洁电力。“沉下去的煤,浮上来的希望”在当地成为美谈。
精准洞察采煤沉陷区等低效土地、未利用土地的潜在价值,为能源转型所用,只是众多“安徽智慧”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安徽充分发挥阳光新能源等开发龙头企业的技术优势,加快智慧光伏融合发展,有序发展风电,走出了一条能源结构快速迭代,示范项目层出不穷的创新之路,全省能源结构不断优化。安徽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安徽省可再生能源发电量363.4亿千瓦时,达到2015年的3.2倍。2021年,全省可再生能源发电量459.6亿千瓦时,同比又大幅增长26.3% 能源大省转型升级的“安徽实践”( 刘职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