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徽网消息 (任俊锰)中国航空产业发展,不是只有几家大企业就能带动,而是产业链、产业集群的比拼
“终于有了首个5架份的正式订单。”采访的最后,浙江西子势必锐航空工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说这话时舒了口气。今年3月1日,中国东方航空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在上海正式签署C919大型客机采购合同,首批引进5架,东航由此将成为全球首家运营C919的航空公司。由此,西子势必锐配套C919大飞机的辅助动力装置舱门正式业务量增长至“5”,产品于5月底交付。
有统计显示,C919国产大飞机硕大的机身拥有250多万个零部件,也有说这个数字将更大。来自西子势必锐公司的部件,仅仅是1/2500000。
不过,长三角正利用“近水楼台”优势,形成一条愈发清晰的大飞机产业链。今年2月18日,苏州市政府与中国商飞在太仓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建国产大飞机产业链、创新链。太仓与中国商飞的合作则更早,2018年10月,太仓市政府与中国商飞民用飞机试飞中心签订合作协议。不只是苏州一座城,G60科创走廊九城也正参与其中。去年6月,中国商飞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达成战略合作,G60科创走廊已有14家企业列入商飞合格供应商,近千家企业纳入供应商储备库,其中124家企业作为重点培养对象。
长三角,一起造大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