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版首页 B版国内经贸
C版综合副刊 D版江淮天地
首页 - 每日头条

评】为何违规高尔夫球场屡禁不止?
 

  “先上车、后补票”的违规闹剧反复上演,对维护国家政策的严肃性、权威性,无疑是种损害。地方政府为谋求短期政绩,变着花样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倾向,更值得警惕

  近日,国家明令禁止的违规高尔夫球场,就像“生生不息”的“小强”再次频频进入媒体视野:某地违规高尔夫球场将再次试运营;西部某省会城市违规占地建高尔夫球场,还配建高档别墅;某贫困县招商引资而来的“植物观赏苑”项目,却建成了高尔夫球场……

  违规高尔夫球场“罪行”一大把:违法占用大量耕地林地,严重浪费水资源;使用化肥、农药养护草坪污染不小……全国平均每年非法占用林地2500万亩,其中不乏高尔夫球场项目的身影。有专家测算,我国高尔夫球场每年耗水量不低于4亿吨,而且大都是私采地下水……由此可见,滥建高尔夫球场,显然与我国人多地少水缺的资源禀赋和基本国情格格不入。

  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停建高尔夫球场的通知,随后连续发出十余项禁令。但2011年全国高尔夫反而由170家增至600家!三令五申为何禁不住违规高尔夫球场“野蛮生长”?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的强力推动。业内专家介绍,高尔夫运动自进入我国开始,就不是一项单纯的体育运动,除了体育功能,它的出现最先是为了满足地方政府招商引资需要,其后又与房地产开发密切联系在一起。一些地方政府认为高尔夫球场对吸引外来投资、繁荣地方经济好处多多。不少开发商把建高尔夫球场当成提升房价的“法宝”,地方政府也能获取由此产生的高额土地出让金和税收。于是乎,两者很容易达成默契。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近年来国土资源部通报的地方违法违规用地案件中,违规建设高尔夫球场占相当比例,而且政府主导现象非常严重。

  有了这种利益机制的强力推动,面对国家禁令,不少地方顶风违规,打起了政策擦边球。

  近来媒体曝光的违规高尔夫球场建设套路通常是这样的:开发商先打着“乡村体育公园”、“生态园”、“休闲俱乐部”等旗号拿下地块,开发时擅自更改土地用途,建设高尔夫球场及高档商品房、别墅牟利。这种穿着“马甲”的高尔夫球场,如侥幸没被追查,则“皆大欢喜”;如被追查,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大不了落个土地审批没把好关、监督工作没及时跟进等失责之过。既成事实,你奈我何?要将土地恢复原状及再开发,成本高昂,各种利益裹挟、博弈之下,最终的处理结果往往是,有关部门依据有关规定以罚代管,违规企业整顿罚款后“正常营业”。

  违规收益巨大而成本较低,难怪如此“先上车、后补票”的违规闹剧在各地反复上演。这对维护国家政策的严肃性、权威性,无疑是种损害。地方政府为谋求短期政绩,变着花样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倾向,更值得警惕。不得不提的是,类似顶风违规、“博弈”国家政策的现象在环保、国土等不少领域都一定程度地存在。

  如何纠正?更完善的法度,更严格的执法,更广泛的监督至关重要;除此之外,更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更顺应市场规律、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规划同样急不可待。

2013-6-25 9:09:45
【相关新闻】:::...........
·评】民进党“双十讲话”“独”挑衅
·评】辛亥革命与台湾的历史观照
·评】万能回复可以休矣(作者:夏传寿)
·评】敷衍的“冒名上大学”调查
·评】市场力量破沙特实力神话
·述评】中国经济新动态:三大战略三大增极三大方位
·评】巴黎气候协定人类拯救地球
·评】想玩-作好受宫刑的准备
·评】清心养性厚度春节 (陈小红)
·评】难不倒的俄罗斯(齐亚讴)
安徽消费网
中国太平猴魁茶网
沪皖网

安徽消费网以“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 宗旨为己任,立足安徽,为安徽消费者服务、为安徽市场优质品牌服务,打假保优,共建诚信。
网址:http://www.ah315.com

为您提供太平猴魁原产地系列茶、礼品茶、家庭茶。独家开发“太平猴魁野山茶”。
网址:http://www.houkui.com
本网是安徽沪皖网络信息协会主办的官方网站。为您提供上海、安徽两地的经济协助、合作项目、产品销售、公司推广;为您提供产品供销信息,是您沪皖两地合作的官方桥梁。
网址:http://www.huwan.com
电话:0551-62608422
华徽网地址:中国.安徽.合肥 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72999268-1 皖ICP备16016461号-3
电子信箱:ZGhhw163@163.com Tel:15375513128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0-2018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800*600 IE5.0 小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