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版首页 B版国内经贸
C版综合副刊 D版江淮天地
首页 - 江淮天地每日头条

中国农丰节/农歌会滁州举办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2)最年轻的节日 最悠久的牵念——写给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华徽网消息 9月23日,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之一、第七届中国农民歌会在安徽滁州举行。新华社发

  40年饮水思源:党的政策丰收了

  作为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之一,第七届中国农民歌会23日在安徽滁州开幕,中国农村改革40周年摄影展、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书画展等同时在滁州开展。

  40年前,发源于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当年18位农民签下“生死状”,将村内土地分开承包,开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河。

  “我家第一年收的粮食,花生千把斤、稻谷五六千斤,一家人5年也吃不掉。”说起单干后的第一个丰收年,74岁的严立华如数家珍。

  作为18名大包干带头人之一,当年的红手印就是在严立华家按下的。在他家的农家菜馆,回想当年的情景,老人记忆犹新:“当年村里人饿肚子,不得已要出去逃荒要饭。那么多地,咋就搞不到饭吃?政策不允许,家里养几只鸡鸭,都被说是走资本主义道路。18户人家,从分成两个大组、到分成4个小组、再到分成8个小组,还是不行。”

  于是就有了1978年那个冬夜按红手印的故事。“当时我们觉得,杀头不一定,但坐牢是逃不掉的。但宁肯坐牢,也不能饿肚子。”

  包产到户,立竿见影。随着一个个丰年,当年的草房子变成了瓦房,前些年他们一家人又住进了2层小楼房。“以前想都不敢想。这是咱农民勤劳的丰收,更是党的政策丰收了!”

  “40年前,小岗村开启农村改革大幕;40年后,小岗村仍在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说起丰收节,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李锦柱表示,小岗村将继续发扬“大包干”精神,种好现代农业示范田,做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文章,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尽早“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3)最年轻的节日 最悠久的牵念——写给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7月7日,游客在被浙江省旅游局评为“2017浙江美丽景区村”的安吉县余村游览。新华社记者 谭进 摄

  4000年稼穑:炎黄子孙生生不息

  9月23日上午,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纪念邮票首发仪式在陕西杨凌农高会展馆广场举行。

  杨凌,4000多年前,相传“农神”后稷在此“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开创我国农耕文明的先河,把我国原始农业推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后世繁衍生息做出巨大贡献。作为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凌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堪称我国“三农”工作巨大成就的生动体现。歌曲《喊小麦》《华阴老腔一声喊》、秦川牛、农用无人机展示等,突出“农耕文明、农业科技”主题,使参与活动的群众感受到农耕文化与现代科技的水乳交融。

  湖南省中部山区的紫鹊界梯田,源于2000多年前秦代农耕文明的“梯田王国”,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和全国首批19个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之一。近年来,尽管由于种粮比较效益降低,仍然有一部分农民坚守这处农耕文明留下的优秀作品,春播秋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据了解,近年来,尽管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发展,但在湖南这个“全国水稻产量第一省”,小农户生产方式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传统农耕文明仍然在广袤的乡村长期存在。”湖南省农委副巡视员严德荣说,种植规模小、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的生产模式,在农耕文明传承中也有着重要地位。

  从远古先民祝贺丰收的祭礼,到历代帝王亲耕的“籍田礼”,千百年来人们祈盼丰收、欢庆丰收,表达对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向往,对盛世宏基、长治久安的渴盼。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冯建国说,早在西周时,便有记载庆祝丰收的篇章,如诗经《周颂·丰年》写道,“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亿万农民庆祝丰收、享受丰收的节日,也是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生动体现。”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说,“中华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农民丰收节作为一个鲜明的文化符号,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有助于宣传展示农耕文化的悠久厚重,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融合,增强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中国农民丰收节,将引领人们释放情感、传承文化、寻找归属,汇聚人民对那座山、那片水、那块田的情感寄托,接受农耕文化千年生生不息的精神熏陶。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4)最年轻的节日 最悠久的牵念——写给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安徽科技学院科研人员在凤阳县小岗村农田里调试农业物联网设备(2017年7月13日摄)。通过该设备,管理人员可以实时查看农田的数据变化。新华社记者 郭晨 摄

  人寿年丰:念天下丰裕同此凉热

  京南门户、绿海甜园,在北京大兴,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浓缩中国农业文化精髓,举办了一系列具有大兴特色的农耕文化、民俗文化活动,农民晒丰收,社会各界话丰收,市民一起享丰收。

  作为“新国门 新大兴”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系列活动的组成部分,9月的大热词“大兴国际机场”并未影响大兴人对首都“南菜园”的坚守。农为邦本,城市离不开乡村,发达尤需固本。

  全村资产达数百亿元,人均纯收入超10万元的“天下第一村”华西村没有放弃农业。华西村土地规划将龙砂山以南作为工业区,即“钱仓”;将山北作为农业区,即“粮仓”,如鸟之双翼,缺一难飞。2016年,华西投入数千万元,选择7名年轻人出国学习种植高品质水稻。

  日本朝日农友农场农场主清水丰之先生应邀来参加丰收节活动。这位华西7名学种水稻年轻人的师傅,要求“根据作物生长规律种植水稻,才能种出既可口又安全的大米”。丰收节期间,再次去看了华西人的稻田后,他认为自己学生们种的水稻已经合格。

  华西村党委书记吴协恩说,全面小康社会,人们不仅要吃饱,更要吃好。华西要种出高品质、安全的大米,还要形成技术规范,加以推广。

  “国际上曾经有人担心,‘谁来养活中国?’今日中国的发展成就表明,中国人完全能够养活自己。”应邀参加华西村丰收节活动的比尔·戴维斯,这位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农业专家对记者说,中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有望在古老的中国农业领域实现一场绿色革命,探索出一条更少使用化肥农药、更少消耗水资源,生产更多、更高品质粮食的道路,“华西村是中国农业寻求改变的一个好迹象”。

  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半丝半缕,物力维艰。在成功解决人类四分之一人口吃饭问题的同时,中国没有忘记世界。

  9月中旬,联合国粮农组织等联合编制的2018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称,全球饥饿人数2017年达到8.21亿人,每九人中就有一人在挨饿。

  改革开放第二年,1979年中国正式参加世界粮食计划署活动。2006年起,世界粮食计划署结束其在华常规粮援项目,中国从世界粮食计划署受援国,转变为越来越重要的捐赠国,加入支援世界人民反贫困、反饥饿的斗争。

  金色九月,秋意起,万物收。九部门近日发出通知,强调秋粮收购是全年粮食收购大头,事关农民切身利益,事关社会稳定大局,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必须确保收购工作顺畅。其实,这对全球粮食市场平稳也至关重要。

  “我相信中国农民丰收节会对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灵感和贡献。衷心祝贺中国农民喜迎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联合国粮农组织很自豪能与中国并肩作战。”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总干事何塞·格拉齐亚诺·达席尔瓦说。(执笔记者:王立彬;参与记者:董峻、高敬、姜刚、朱国亮、董建国、周楠、张康喆、姜宏)

2018-9-24 13:57:17
【相关新闻】:::...........
·PMI:中国7月份制造业49.3%
·中国文化报】“安徽文化艺术大观”京开展
·中国旅游网】黄山“岸香”游轮开航“新安江”
·关注】中国无人驾驶规模化出海大有可为
·皖西日报】第八届中国红色微电影六安市启动
·2025年7月15日凌晨中国发射天舟九号货运飞船成功
·中国外汇储备:33174亿升0.98%。
·要点】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十项安排(一图快览)
·体育报】2025年中国广场舞大赛(安徽·淮北站)圆满精彩
·【中国:美对伊朗核击性质恶劣
安徽消费网
中国太平猴魁茶网
沪皖网

安徽消费网以“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 宗旨为己任,立足安徽,为安徽消费者服务、为安徽市场优质品牌服务,打假保优,共建诚信。
网址:http://www.ah315.com

为您提供太平猴魁原产地系列茶、礼品茶、家庭茶。独家开发“太平猴魁野山茶”。
网址:http://www.houkui.com
本网是安徽沪皖网络信息协会主办的官方网站。为您提供上海、安徽两地的经济协助、合作项目、产品销售、公司推广;为您提供产品供销信息,是您沪皖两地合作的官方桥梁。
网址:http://www.huwan.com
电话:0551-62608422
华徽网地址:中国.安徽.合肥 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72999268-1 皖ICP备16016461号-3
电子信箱:ZGhhw163@163.com Tel:15375513128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0-2018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800*600 IE5.0 小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