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徽网消息 4月19日-20日,2018包公廉政文化研讨会在肇庆端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于此,探讨包公廉政思想在新时代的弘扬、传承与应用。
包拯“青天”之名始于肇庆端州任上,《宋史·包拯传》中“包拯不持一砚归”的故事就发生在端州。包拯在端州(今肇庆)任知军州事三年,形成了以民为本、清正廉洁的治政理念。
在开幕活动上,市委书记赖泽华介绍了肇庆的历史文化,以及包公治端的历史。
在新时代弘扬包公廉政文化,让包公廉政文化成为党员干部的一面旗帜,有利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弘扬包公廉政文化,就是要弘扬他爱民亲民的赤子情怀,清心直道的廉洁本色,秉公执法的浩然正气。肇庆的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厉行法治,努力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与会领导还为包公文化园的包公铜像揭幕。铜像高3米,座高1米,以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包公画像为依据,利用科技手段倒推出42岁时包公的脸谱,力求展示包公坚持正义、不偏不倚、亲民爱民、刚正威严的形象。
西江日报 梁志锋 摄
包公后人包训安
我深深地感受到肇庆市委市政府对包公廉政文化传承的支持,和肇庆市民对包公文化精神的弘扬。
肇庆展示的包公文化主要可以概括为“忠”“孝”“廉”“爱”四个字,党员干部能精心领会其中,便能做到清正、廉明。接下来,安徽、开封、肇庆三地将加强合作,整合包公历史文化资源,共同发掘素材,弘扬包公精神文化。
安徽省合肥市包公园管理处副主任许仁忠
合肥市的包公园与肇庆市的包公文化园从楼体建筑、风格设计、复古还原等方面都有异曲同工之妙,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下中华文化的亮点。肇庆包公文化园的园区占地面积不断扩增,让包公文化有了更大的展示平台。
河南省开封包公研究会副会长修振明
在包公文化传承和保护上,肇庆一直兢兢业业、尽心尽力,花费大量心血和工夫,特别是投入大量精力去谋划包公廉政文化研讨会,办得非常成功。相信通过举办此次研讨会,对包公文化全国性的展示具有借鉴意义。
西江网 张水生 摄